普陀山,这座位于浙江省的佛教圣地,不仅以其悠久的宗教文化闻名,更以其独特的茶叶品种——普陀佛茶享誉茶界。普陀佛茶一年仅采一季春茶,其采摘和制作工艺独具特色,每一片茶叶都凝聚了自然的恩赐与匠人的心血。
严格采摘标准,自然摊青工艺
摘普陀佛茶的时间定在每年清明以后三至五天,采摘标准要求严格,鲜叶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且要求匀、整、洁、清。采摘回的鲜叶薄摊于垫中,为后续的加工工序做好准备。制法需经过杀青、揉捻、起毛、搓团、干燥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机械化加工,保证茶叶品质
机械化技术进入加工车间后,鲜叶应立即摊青。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鲜叶要分别摊青,雨水叶要摊薄,不能重叠,每小时翻一次,确保鲜叶应摊放在竹席上,厚度为13cm。摊放地点要求阴凉,不受阳光照射,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无异味。嫩叶要随时观察,4~12小时内以鲜叶失重率10%15%为宜。摊放过程中,适当轻翻以利均匀散发水分和散热。经过杀青机、揉捻机、齿切机、理条机、风力选别机、圆筛机、烘干机等多道工序加工后,所制茶叶条索紧结,卷曲匀齐,色泽翠绿,白毫显露。
机械采摘技术,提高采摘效率
普陀佛茶的采摘技术分两次进行,茶片采摘有单人和双人采摘机。春茶第一轮,已达一芽二叶时进行;10天后一芽三叶期时进行第二轮。单人机日采茶工效相当于人工18倍,但重切碎叶和老梗老叶较多。双人机正副手配合,每人每台采茶工作量可达1650kg。应采蓬面15~20cm处的茶叶,切割过高或过低都影响茶叶质量。成熟茶园分两次采摘,来回一次完成。投产茶园采茶季节结束后,要求茶蓬面留叶指数应在3叶以上,或蓬面厚度10cm以上。
独特的品质特征,展现茶叶魅力
普陀佛茶外形条索似螺菲螺、似眉非眉,色泽翠绿披毫。内质香气馥郁,滋味甘醇爽口,汤色和叶底嫩绿明亮。佛茶制成后,风貌特殊,外形紧细,卷曲呈螺状形,色泽绿润显毫;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芽叶成朵;饮后,顿感香气清香高雅,滋味鲜美浓郁。
普陀佛茶作为中国绿茶类古茶品种之一,产于中国浙江普陀山。内含的营养物质丰富,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适量的品饮对身体有好处。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和匠人的智慧,值得细细品味。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普陀佛茶:浙江普陀山的独特茶叶品种与制作工艺
2025-04-13 1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