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铁观音发展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铁观音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铁观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卷起来的
1、铁观音茶树原产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乌龙茶中的极品,也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品质尤佳,常以天然的兰花香和特殊的“观音韵”而区别于其他乌龙茶。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有“好喝不好栽”之说。
2、有些茶友会问,铁观音包装上面,或者是一些宣传资料,上面经常印有1725,是怎么回事?关于铁观音的传说,有“王说”和“魏说”,一般认为是铁观音诞生的时间是1725年左右(魏说)、1736年(王说)。这也是1725的由来。
3、传说只能说明铁观音被发现的时间,但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时间会有铁观音(物种起源),于是专家就出场了。(以下信息摘自谢文哲《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仅供参考)
4、清顺治十三年(1656)正月大雪。
5、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正月大雪,三日方消。
6、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正月大雨雪。
7、清康熙六十年(1721)正月二十七、八两日,积雪,四山皆白,三日方消。
8、清雍正元年(1723)正月初六日,大雪,平地积(雪)深尺余,山头数日不化。
9、清雍正六年(1728)正月初六大雪。
10、清乾隆十六年(1750)正月大雪。
11、这份记录安溪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大事记,转引自两本具有充分可信度的历史文献,一是清乾隆丁丑年间由官方编修的《安溪县志》,一是1994年由安溪县政府组织力量修撰出版、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翔实的《安溪县志》。为了行文的方便,我稍作综合,但不影响来自官方资料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12、看到这份天气记录所涵盖的时间段(大约从1656年到1750年),我突然产生一种研究的旨趣:在18世纪20至30年代,素来“燠热”“冬无冰雪,或不御绵”的安溪,连续数年“大雨雪”“大雪”“积雪”,气候骤然变冷。铁观音这棵神异的茶树又是从哪里来的?凭空从地里头长出来吗?如果植物也有“前世今生”,那么,铁观音的“前世”又是什么?困扰我多年的一连串问题,在这份“大雪成灾”的天气记录面前,似乎一下都有了答案——不同的历史事件在各自不同的时空运行,对于一种即将到来的动人交汇,人类谁都无法预知,这就是自然的造化。
13、细心的读者就此可能已经发现,安溪史志上所集中记载的“雪灾年代”与铁观音的发现时间有着惊人的重合,两者之间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是历史的巧合,那么铁观音物种的源起只能是永远都无法解码的科学之谜了;如果是历史的必然,则“雪灾年代”对铁观音物种的源起所产生的关键性作用,就不能被后来研究者轻易地推在一边。相形之下,前者令人兴味寡然,后者令人心血怦动。
14、披阅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重印刊行的三种古代版本可以发现,从开始有地震、山崩、旱涝等灾情记载的宋1067年至今,安溪近千年县史总共发生过不足10次大雪成灾的事件。依据我的记忆,安溪最近发生的一次“雪灾事件”是在1977年12月12日。而集中在18世纪20至30年代的有5次,占一半之多。也就是说,对人类能造成灾难的大雪,有一半多降到1720年至1728年这个历史区间了。从气象学的角度而言,1720年至1728年也就成为安溪气候史上非常值得注意的年代了。
15、不妨进行一番纯文学意义上的想象与描述:18世纪20至30年代的每年冬天(时间)。安溪山川大地(地点),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事件起因)。急剧下降的气温,使缺少抵御雪灾经验的安溪民众措手不及。尤令人忧心忡忡的是,山坡上辛勤开垦出来的茶园遭大面积冻毁,损失惨重(事件发生、发展)。雪灾过后,王仕让、魏荫(人物)出现在房前屋后、峰麓山巅,四处寻挖未被冻死的茶树以便补苗。此时,遭雪灾冻压而顽强幸存的几棵茶树——一个新的茶树品种——铁观音诞生了(事件高潮、结局)
16、我的这种研究方法固然漏洞百出,实在经不起推敲,但却是值得关注的。因为现在虽然不能用“雪灾年代”的具体气候数据,来证实气候变化对茶树新品种的诞生造成多大影响,却可以根据物种进化的规律和现代育种方法,从中发现奥妙所在。物种是自然的产物,而自然无非是阳光、空气、水等因素。自然环境变化对物种进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即是典型一例。据此,我们完全可以从逻辑上作一个大胆假设:“雪灾年代”诱发茶树基因变化,诞生了铁观音。
17、假如这就是历史的真相,那么,集中发生在18世纪20至30年代安溪大地上的“雪灾事件”同样呈现出事物利弊参半的两面性。所谓祸兮福倚,现在看来,这场给昔日安溪先民造成重大损失的“雪灾事件”,却是一个由大自然主持进行的“物种新试验”,为后世千千万万的安溪人带来巨大的福祉。
18、而古代安溪人无法根据科学理智地认识物种的源起,对自然始终怀有的“敬畏之心”,使他们把铁观音的诞生或“归功”于神天——观世音菩萨的“托梦”,或“归功”于人天——皇权的“赐名”,这也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从对神天的敬畏,到对人天的征服,到人类怀疑一切、选择科学的理智,我们的社会历史似乎都行走在这样的基本路线上。
19、在另外一个章节,有一个资料,我补充一下:
20、我推断铁观音物种的源起,可能有人认为是“无稽(查考)之谈”,但若从现代铁观音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生化特征去分析,结论可能就非常清楚了。中国著名茶学专家刘勤晋曾经提供了一组“乌龙茶品种间叶片结构的比较”数据,在这组数据中,我特别注意到铁观音的气孔呈现出“40×32”的最小值,明显小于其他乌龙茶品种间叶片结构。这能否说明铁观音的气孔是连续遇冷后才明显收缩,呈现这个最小值?在“连续遇冷”这个环节中,茶树基因进行动态变异,而新品种一旦形成,茶树本身又同时具有遗传特征了。
21、关于这个推断,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22、1725年左右,安溪县西坪镇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每天奉茶于观音菩萨前。诚心感动天,观音托梦于他,使他发现一株破石而出的茶树。魏荫便将此茶树移植栽种,之后广为蔓延。这是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印行的“官方说法”。安溪县茶农的民间说法是,魏荫所栽茶树成茶冲泡后满室生香,不同于一般的茶,其色黑如铁,较一般茶重得多。魏荫信仰“观音”,疑是观音所赐予,故将其命名为“铁观音”。
23、目前,安溪县西坪镇的松岩村有一方“魏荫铁观音出处”的摩崖石刻,上面指明当地即为铁观音的发源地。该地建有公园、牌坊、凉亭,已成为观光胜地。
24、两岸早先记录铁观音茶史,原本以魏荫氏铁观音发现为主流。然而到了1964年,安溪县尧阳村人因缘际会在族谱中发现王士让写就的文章《尧阳乡南岩小引》,意外地解开了铁观音身世之谜。这也让铁观音的身世充满奇幻色彩。
25、王士让的《尧阳乡南岩小引》描写1736年王士让住在南山山麓时,因缘际会之下发现一株茶树,制成茶叶,芳香无比。后王士让前往京城时专程带给方苞品尝。方苞认为好茶不应寂寞,遂将茶进贡给皇帝品赏。乾隆皇帝一喝龙心大悦,赐名为“南岩铁观音”。
26、皇帝的背书不仅是荣耀,还是品质保证与宣传手法,此后尧阳茶商各商号小包装均盖有“皇敕”字样。民国初年,上尧村王旺福经营“建源茶庄”,出品茶的包装就印有下列文字:“超选敕封南岩盖露清香正提丛铁观音奇种”等字样,目前这些印刷包装纸的木模印仍为该茶庄的后人妥善保管。
27、由于王士让写的铁观音出生证明与往后尧阳茶商的史料记录,有着相互印证的效果,亦使得王士让是“铁观音”发现者的说法跃为主流。
28、综合两个传说,铁观音在1725-1736年诞生是比较可靠的。
二、哪里的人比较喜欢铁观音
铁观音是福建安溪的特产`不用说福建人最喜欢喝铁观音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广东以南这一带的人也是很喜欢喝铁观音的``北方的人在福建的影响下也开始慢慢接受铁观音
三、铁观音炒制过程
铁观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茶叶,其炒制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采摘:铁观音的采摘时间非常重要,通常在春季和秋季。采摘时需要选择新鲜、嫩绿的茶叶,并将其放入竹篮中。
2.晒青:将采摘的茶叶放在阳光下晾晒,以去除水分和苦涩味。晒青的时间和程度会影响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3.摇青:摇青是铁观音炒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通过摇青,茶叶的叶片会互相摩擦,从而促进香气的形成和发展。
4.杀青:杀青是将摇青后的茶叶放入锅中,用高温炒制,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和苦涩味。杀青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掌握得当,以保证茶叶的质量。
5.揉捻:揉捻是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搓,以使茶叶形成紧结的条索,并促进茶叶的发酵。揉捻的程度会影响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6.烘焙:烘焙是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烘箱中,用高温烘烤,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和异味,并使茶叶形成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以上是铁观音炒制过程的一般步骤,不同的茶农和制茶师可能会有不同的炒制方法和技巧,以制作出不同品质和口感的铁观音。
四、铁观音是属于什么茶叶
一、铁观音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
二、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三、炭焙的铁观音,是铁观音浓香的一种,这也是成品乌龙茶加工的最后一道改变质量的工序,是铁观音清香型的茶叶在经过用木炭后的焙制过程。焙制的时间、次数与火候看个人口感和市场而定;
四、铁观音成品依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等三大类型:
1、清香型铁观音:清香型口感比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偏向现代工艺制法,目前在市场上的占有量最多。清香型铁观音颜色翠绿,汤水清澈,香气馥郁,花香明显,口味醇正。
2、浓香型铁观音:浓香型口味醇厚、香气高长、比较重回甘,是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经烘焙再加工而成产品。浓香型铁观音具有“香、浓、醇、甘”等特点。
3、陈香型铁观音:陈香型又称老茶或熟茶,由浓香型或清香型铁观音经长时间储存,并反复再加工而成,亦属半发酵茶叶。陈香型铁观音具有“厚、醇、润、软”等特点。
五、乌龙茶和铁观音的发酵程度
1、铁观音原是茶树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铁观音属于什么茶?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乌龙茶又叫青茶),而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那铁观音茶的发酵程度如何呢?具体的介绍如下!
2、安溪铁观音也是乌龙茶的一种属于半发酵茶。制作工艺的不同口味也有所区别,不单有清香系列也有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汤色暗黄口味重有点像岩茶的口味。不过现在安溪那边更多喜欢喝的是湿茶不加工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老谢家绿茶推荐十元左右的好茶在哪里?
2025-05-12 18:55:47铁观音什么好,铁观音茶叶那种的好喝
2025-05-11 14:47:31玻璃杯冲泡绿茶,别具茶趣的正确流程
2025-05-07 17:41:45湄潭翠芽:绿茶与茉莉花交融的花茶佳品
2025-05-07 12:11:00南京雨花茶介绍「南京雨花茶的品质特点」
2025-05-05 2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