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流程-信阳毛尖的工艺

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流程-信阳毛尖的工艺

作者:春喦绿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5-17 08:16:38 / 阅读数量:0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信阳毛尖的工艺,以及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流程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信阳毛尖手工茶和机制茶的区别

1、手工茶相对于机制茶,其制作过程更依赖于人工,需要经过揉捻、发酵、烘焙等多个环节,茶叶的形状也比较不规则,口感较软。

2、而机制茶则使用机器完成茶叶的制作,速度较快,茶叶形状规则,质量稳定。

3、同时,手工茶的制作也更加注重工艺,口感比较清香,但产量较低并且价格相对较高,而机制茶的产量和价格都比较稳定。

二、信阳毛尖的特点

1、口感清香甘甜,汤色明亮黄绿,有“一汤二香三清四甜”的评价。

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流程-信阳毛尖的工艺

2、其特点主要源于产地的气候、土壤、水源和加工工艺。

3、信阳毛尖产地位于黄土高原和小江南交界处,地势海拔高,气候温暖湿润,日照时间长,这些因素使得茶树生长缓慢且叶片嫩绿。

4、另外,信阳毛尖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揉捻、炒制四个环节,这些使得茶叶中含有较高的茶多酚和氨基酸等有效成分,让茶叶口感更佳鲜爽。

5、此外,信阳毛尖还注重品质升级创新,涌现了许多高品质的新品种和新工艺的信阳毛尖,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毛尖分类

1、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又称为“豫毛峰”,产自湖南信阳。外形匀整,颜色鲜绿光泽,白毫明显,冲后香气清爽扑鼻、高远持久,滋味浓醇回甘,汤色呈嫩绿或黄绿、明亮清澈。有生津止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等功效。

2、沩山毛尖:沩山毛尖,产自湖南宁乡县水沩山的沩山乡。外形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透亮,香气芬芳浓郁、带松烟味,滋味醇甜爽口。熏烟是沩山毛尖的制作工艺中的独特之处。

3、都匀毛尖:都匀毛尖,又称为“细毛尖”、“白毛尖”、“雀舌茶”、“鱼钩茶”,是贵州的三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的团山、哨脚、大槽一带。外形匀整,条索卷曲,白毫显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干茶色泽绿中带黄,茶汤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

4、黄山毛尖:黄山毛尖,产自安徽黄山区的新明乡,由黄山的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制作而成。外形紧结挺直,色泽油润,茶汤嫩绿明亮,清香浓郁,滋味醇爽。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美白养颜、防紫外线等功效。

四、信阳毛尖如何制作条形

炒制信阳毛尖时用手在热鍋上搓而成条形

五、信阳毛尖非遗介绍

信阳毛尖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信阳毛尖非遗的介绍:

1.历史悠久:信阳毛尖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2.制作工艺独特:信阳毛尖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

3.品质优良:信阳毛尖茶以其清香、甘醇、滋味鲜爽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绿茶之王”。

4.文化价值:信阳毛尖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的茶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等密切相关。

5.传承与保护:信阳毛尖茶的制作工艺已经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信阳毛尖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

六、信阳毛尖生锅制作方法

最是一年春好处,满目翠萍染茶山。清明节至,采芽做茶,绿茶品类里面,最爱手工炒制的茶品,手工炒茶,即是功夫,又是传承。今天说说手工炒制的,信阳毛尖。

手工炒制是信阳茶农传统和主要的制茶方法,自古而传,至今仍在使用。信阳毛尖手工炒制的工艺流程是:鲜叶摊放→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拣剔。

生锅:主要是起杀青和初揉的作用。锅温掌握在160~200℃。特级一级毛尖生锅温度要求偏低,随着鲜叶嫩度降低,锅温要逐渐升高。每锅投叶量约0.5千克。

操作方法:用直径84厘米的铁锅(俗称牛四锅),以35°的倾斜度装置在33厘米高的锅台上。炒茶前先把锅面磨光擦净,炒茶期间始终保持锅面光滑洁净。当锅温达到要求时,鲜叶下锅,用竹茅扎成的茶把,有节奏地挑动翻炒,叶子在锅内发出轻微的劈啪声,变软“下绵”后,改用转揉动作,起揉捻作用即用茶把梢端将茶叶收拢,作圆形转动,每转20圈~30圈,将茶叶抖散一次,重复二三次,待叶子初步成条,约五成干时,赶到熟锅内整形在生锅中,鲜叶嫩度不同,揉捻掌握的力度也不同。特级、一级茶用力宜轻些,叶子偏老,用力宜重些。雨水叶要适当提高锅温和减少投叶量并适当多抖散气。

熟锅:熟锅与生锅并连在一起,锅径与生锅相同,基本动作有转揉赶条、甩条和理条,熟锅的作用是进一步蒸发水分,发挥香气,做条整形使茶叶外形达到细、圆、紧、直。

熟锅温度,特级、一级80-100℃;二级、三级及三级以下90-120℃。操作方法:茶叶从生锅中赶到熟锅后开始仍以转揉为主,用茶把子作孤形转动,轻揉茶叶,当茶叶紧细时,便行赶条。用把子梢端的弹力带动茶叶,迅速有力地上下来回赶动,使茶团充分散开,然后用腕力轻微扇动几下,待茶条紧细度初步固定,不粘手时改用理条。

理条的基本动作是抓条和甩条,作用是促进茶条紧直。

抓条时,手心向下,拇指与另外四指张成“八”字形,使茶叶从小手指部位带入手中沿锅带上,用大拇指捏起,离锅心15厘米高处,即用腕力将茶叶由“虎口”处迅速敏捷地摇动甩出,使茶叶从锅内上缘依次落入锅心。手中的茶叶不要一次甩,宜保留2/3。如此循序进行,到茶条成形,有七八成干时,即可出锅。

理条时,茶叶要抓得匀,甩得开摆得直。手势开始应松、高、轻、慢,随水分散失,并逐步紧、低、重、快。

特级和一级茶手势及动作宜松、轻,,切勿与锅面擦磨。

熟锅出锅的茶叶摊放在直径85厘米长的竹區凸心烘头上约30分钟。

每烘头摊放五六熟锅叶量时,即上炕灶烘焙。

烘焙:烘焙分3个操作程序,即初烘(毛火)、摊放、复烘(足火)。主要作用是固定外形,继续蒸发水分,达到干燥的目的,防止品质劣变,进一步发挥色、香、味。

初烘温度(烘头中心处)70°℃~90℃,时间20分钟~25分钟,每隔5~8分钟翻动1次。复烘采用文火慢烘,温度60℃左右,时间30分钟,每隔10分翻动1次,每烘摊叶量为初烘摊叶量的2倍。以木炭作燃料,烘前1小时生火,火温要稳定,上叶厚薄要均匀,烘心顶可适当厚一些。翻烘时要把烘头轻轻拿下来,放在可以转动的竹匾上翻动。手势要轻,翻动要匀翻后轻轻上炕,防止茶末掉入炕内产生烟味。

经初烘后的茶叶要摊放4小时左右,最低不少于40分钟,摊放厚度15~33厘米左右。通过摊放,使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利于足干。

初烘后茶叶含水量10%-15%,手捏稍感戳手,有弹散力,色绿、香正。复烘后茶叶含水量约6%,手揉茶计成粉末,色泽翠绿,香气清高,外形美观,白毫显露经烘焙足干后,还要进行人工拣别,把条索不紧的粗老叶和黄片茶梗及碎末剔出来,达到各级茶应具有的外形标准。经拣剔的各级净茶为毛尖;片茶(或称回青条)列为五级;大片及碎末列为级外茶。

七、怎样买好茶信阳毛尖

1、茶叶形态,好的信阳毛尖条索紧细圆直,白毫显著,色泽鲜绿,而坏的信阳毛尖杂乱无章,颜色灰绿;

2、茶叶香味,好的信阳毛尖香气清新淡雅,而坏的信阳毛尖带有青臭味;

3、茶汤色泽,好的信阳毛尖汤色浅绿,滋味鲜爽,而坏的汤色暗沉,寡淡无味。

信阳毛尖的工艺和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流程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相关阅读

很多朋友对于绿茶是烘的吗和烘青绿茶有哪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一、茶叶是炒出来的还是烘干的茶叶制作过程中既有炒制也有烘干。具体来说,茶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采摘:采摘新鲜嫩叶是制…
在茶叶市场上,铁观音是一种备受欢迎的茶叶品种。而真正清香型的铁观音则更是备受追捧。但是,真正清香型铁观音特别香吗?经过一番品鉴后,我得出了一些实际感受。首先,真正清香型铁观音的外形与普通铁观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茶叶形状为卷曲状,颜色为深绿…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铁观音正确泡法这个问题,铁观音泡多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铁观音的最佳冲泡方法用开水清洗茶具,同时起到温杯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唤醒茶叶的茶性。量取适量的铁观音茶,放到茶壶里,茶量可根据个人的口…
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其产自浙江杭州市西湖区而得名。其品质独特,以其扁平挺直、色泽翠绿、香气高长、滋味鲜爽而著称。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西湖龙井的品质特征吧。1. 外形特征西湖龙井茶叶的外形扁平挺直,条索细嫩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大红袍需要冷藏保存吗的一些知识点,和铁观音需要冷藏吗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大红袍火锅底料放在冷藏还是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