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毛尖茶的工艺-茶叶的工艺流程

做毛尖茶的工艺-茶叶的工艺流程

作者:春喦绿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7-24 03:22:44 / 阅读数量: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做毛尖茶的工艺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茶叶的工艺流程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宁武毛尖的加工方法

1、因为毛尖茶树采摘下来的茶叶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在品质上有所不同,而且不同时间段不同天气采摘的茶叶原料也不同,因此在制作成茶品之前要将茶叶进行筛分。

做毛尖茶的工艺-茶叶的工艺流程

2、将筛选好的鲜叶原料,平摊放置在通风透气的室内,在茶叶下方要垫上专门用来放置茶叶的竹制品。室内的温度不要太高,避光,室内环境不能潮湿,不可有异味。而且在晾放的过程中要隔一个小时左右翻一遍,这样能够让茶叶均匀风干,一般一次的话时间在四个小时左右。

3、将晾放的毛尖茶叶收起放入炒茶专用的铁锅中进行翻炒,让茶叶的含水量降低,一般炒制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茶初制好的茶叶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进行初次烘制,火的温度控制在100度左右,一般隔个五分钟左右翻一遍茶叶,初烘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然后倒出来在晾放四个小时,然后进行复烘。复烘时间为30分钟左右。

4、经过上面的红茶茶叶渐渐成型,含水量降低,将毛尖茶叶中的杂质,以及不好的茶叶挑拣出来。然后继续进行烘制,没十分钟翻一次,30分钟左右,茶叶成型,茶叶含水量变的很低,茶香渐浓。然后就出锅晾放风干一小段时间后,放入密封桶中保存,这样毛尖茶叶就制作好了。

二、信阳毛尖炒制工艺

1、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是:

2、一是采茶。采取茶叶嫩尖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

3、二是晾。采摘的新茶摊开放置2~3个小时。

4、三是杀青。将新采摘的茶叶放王锅里炒。

三、毛尖是啥做的

毛尖茶的制作主要有筛分、摊放、生锅、熟锅等八个步骤。毛尖茶是绿茶的一种品种,其外形细直、圆润光滑,茶叶全身遍布着白毫,香气香远悠长,茶汤的味道十分的鲜浓甘爽独特,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碧绿,茶叶舒张开来,慢慢沉入杯底,茶叶片片匀整,柔嫩鲜绿光滑。

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

1、筛分: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别的异物,分别盛放。

2、摊放:将筛分后的鲜叶,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生锅: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

4、熟锅: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

5、初烘: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左右,即可下炕。

6、摊凉: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复烘。

7、复烘: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8、毛茶整理: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预防感冒消炎抗菌防蛀牙,说到茶水很多人都知道茶水有消炎抗菌的功效,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曾经有口腔炎症喝口腔不清新,常用毛尖茶水漱口不仅能令口腔保持清新,还能预防口腔发炎。

分解毒素,经常抽烟的是不是不感冒的情况下,偶尔都会咳嗽,那是因为经常抽烟造成的,毛尖茶水能分解体内的毒素,减轻肺部的负担。

四、毛尖红茶制作方法

1、毛尖是属于红茶中的一个品种,其外形看起来十分的舒服,光滑圆润细嫩,茶叶碧绿透亮充满绿色光泽。茶汤的香气十分的充足浓郁持久,在茶品中属于不错的茶类饮品,那么毛尖制作时是经过哪些工艺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2、因为毛尖茶树采摘下来的茶叶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在品质上有所不同,而且不同时间段不同天气采摘的茶叶原料也不同,因此在制作成茶品之前要将茶叶进行筛分。

3、将筛选好的鲜叶原料,平摊放置在通风透气的室内,在茶叶下方要垫上专门用来放置茶叶的竹制品。室内的温度不要太高,避光,室内环境不能潮湿,不可有异味。而且在晾放的过程中要隔一个小时左右翻一遍,这样能够让茶叶均匀风干,一般一次的话时间在四个小时左右。

4、将晾放的毛尖茶叶收起放入炒茶专用的铁锅中进行翻炒,让茶叶的含水量降低,一般炒制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茶初制好的茶叶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进行初次烘制,火的温度控制在100度左右,一般隔个五分钟左右翻一遍茶叶,初烘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然后倒出来在晾放四个小时,然后进行复烘。复烘时间为30分钟左右。

5、经过上面的红茶茶叶渐渐成型,含水量降低,将毛尖茶叶中的杂质,以及不好的茶叶挑拣出来。然后继续进行烘制,没十分钟翻一次,30分钟左右,茶叶成型,茶叶含水量变的很低,茶香渐浓。然后就出锅晾放风干一小段时间后,放入密封桶中保存,这样毛尖茶叶就制作好了。

五、毛尖茶怎么泡

冲泡毛尖茶时,建议使用白瓷盖碗或者玻璃杯作为器具,容量一般在200毫升左右,方便观察到茶叶在水中漂浮的姿态。茶具备好之后,往内外壁浇淋热水进行冲洗,起到洁具、温杯的目的。

茶具清洗之后,即可投放毛尖干茶,茶和水的比例在1:60,通常投放3-5克的毛尖茶,其注水量在300毫升左右。若是喜欢重口味,觉得毛尖茶的滋味清淡,可以适当增加投茶量。

毛尖茶入杯之后,烧一壶热水,等水凉至85摄氏度时,悬壶高冲,让茶叶在水流的带动下充分翻滚,从而尽情舒展,一般注水量在水杯容量的三分之二处,切忌倒太满,不方便饮用。

六、芦芽山毛尖茶如何炮制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度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

熟锅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左右,即可下炕。

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毛茶整理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七、毛尖茶叶泡方法

准备泡茶用具:玻璃杯、沸水、毛尖茶叶毛尖的泡法步骤:

1.用沸水在玻璃杯中温一会,让玻璃杯适应其温度;

2.倒出沸水,放入适量茶叶,一般200ML配5克的茶叶;

3.毛尖茶叶在杯中完全下沉时即可饮用。注意:毛尖茶不能太浓,毛尖茶采用中投的方法进行冲泡,在冲泡之前首先要清洗玻璃杯就是净杯,杯子用开水烫一遍,尤其是冬天更应该在冲泡之前对杯子进行温杯,防止杯子因温度差异造成杯子破裂,不能用带盖的杯或壶,因沏信阳毛尖茶时不能捂、盖,否则汤、叶变黄。把水倒入七分满是绿茶通用的冲泡方法,冲泡好立即饮用即可。

好了,关于做毛尖茶的工艺和茶叶的工艺流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