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茶在诗歌中的七个别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诗词别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茶的美称
1、茶的雅称有甘露、灵草、佳茗、清友、叶嘉、嘉草、流华、晚甘侯、瑞草魁、涤烦子、余甘氏、不夜侯、苦口师、嘉木英、玉川先生、龙芽凤草、甘露、云雾草、水厄等。
2、茶清爽醇甜,自是沁人心脾;茶香气飘扬,闻着芬芳扑鼻;茶趣怡情,懂的人生活也多了几分雅致和情调。
3、爱茶的古人,其实赋予了好茶很多雅称,有些美得像诗歌词句,有些美得不带人间烟火,让我们未沾茶汤已然茶醉。茶叶的雅称也是依据茶叶的属性特征来取的,我们一起看看茶的各式雅称吧。
二、忘忧君古人对茶叶的雅称
1、不夜侯是茶的雅号。忘忧君是酒的雅称
2、不夜侯是茶的雅号,出自《博物志》。西晋张华《博物志》称“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宋朝陶谷《清异录·茗荈》记载,五代胡峤《饮茶诗》有云:“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3、忘忧君是酒的雅称。“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出自唐朝诗人施肩吾的《句》。
三、古人对茶的雅称
1、陆羽《茶经》,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
2、茶之于茶人六而言,如同挚友一般,清新不俗。
3、茶的雅号,古人对茶拟人化的戏称。
4、古人对茶的拟人化戏称。浓茶味苦。
5、古人对茶的喻称,茶叶泡开后形状像鸟爪。
四、茶的别名
1、茗:据说是云南某地区的“茶”之土音,大约在东汉时始用来表示茶,现在与茶字基本通用,为茶之雅称。宋代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香港陆羽茶室有名作家台静农题写的茶联:“泉烹苦茗琉璃碧,菊酿香醪琥珀黄。”
2、不夜侯:喝茶有醒脑提神,解除睡意之功,唐代白居易诗云:“破睡见茶功。”唐代曹邺诗云:“六脏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赞道:“破睡须封不夜侯。”
3、消毒臣:唐朝《中朝故事》记载,唐武宗时李德裕说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该茶一瓯,浇于肉食内,用银盒密封,过了一些时候打开,其肉已化为水,因而人们称茶为消毒臣。唐代曹邺饮茶诗云:“消毒岂称臣,德真功亦真。”
五、茶的绰号有哪些
茶这个别名源自于茶的“茶”字的假借字或古体字,最早指的是早采的茶叶。后来随着唐朝茶文化的兴盛,“茶”字才出现,并加上“荼”字的音。茶这个别名体现了茶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六、古代对茶的雅称有哪些
1、不夜侯是古人对茶的雅称。出自《博物志》。意思是喝了茶水之后,让人消除睡意,便封其为“不夜侯”,以表彰茶叶的“功绩”。
2、西晋张华《博物志》称“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3、宋朝陶谷《清异录·茗荈》记载,五代胡峤《饮茶诗》有云:"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七、古人对茶树的雅称
茶树别称有:槚,茗,荈,茶树,茶叶,元茶等。
茶树: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到2球形,高1、1到1、5厘米,每球有种子1到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香女人:探寻茶文化中的独特魅力与生活态度
2025-06-14 07:08:28诗词别称-茶在诗歌中的七个别称
2025-07-06 00:15:17玻璃杯中的绿茶艺术:泡出最佳茶香的秘诀
2025-05-15 20:52:22茶人传奇:茶文化璀璨篇章中的别称与故事
2025-05-01 11:15:24揭秘藏仓茶:珍品中的珍品,茶文化瑰宝
2025-07-05 02: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