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种植区域,茶树八分宽翅蜡蝉(学名:Ricania specular(Walker))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不仅对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危害多种果树和经济作物。本文将详细介绍茶树八分宽翅蜡蝉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以及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茶树八分宽翅蜡蝉的成虫体长在11.5至13.5毫米之间,翅展则达到23.5至26毫米。其体色为深褐色,表面覆盖着稀疏的灰粉。触角粗短,眼睛为红色。前翅宽大,呈三角形,翅面上有6至7个白色透明斑点。后翅半透明,叶脉黑色,中室端有一个白色透明小点。腹部为棕色。卵长1.2毫米,呈卵圆形,初乳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若虫体长约5至6毫米,宽3.5至4毫米,体形略钝菱形,体表覆盖着白色蜡粉,腹部末端有四束白色的羊毛状蜡丝。
生活习性
茶树八分宽翅蜡蝉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枝头越冬。山西地区在5月份陆续孵化,7月下旬开始成熟羽化。8月中旬达到羽化高峰,成虫取食20多天后开始交配。产卵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下旬,高峰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白天活动,若虫丛生,总在树枝上排列在一起,爬行快,善于跳跃。成虫飞行能力强而迅速,产卵于当年枝木质部。大多数卵产在直径为4至5毫米的光滑枝条背面,每处分块产卵5至22粒。每只雌虫可产卵120至150粒,产卵期30至40天。成虫寿命50至70天,入秋后死亡。
地理分布
茶树八分宽翅蜡蝉的地理分布范围较广,包括山西、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台湾省等地。
为害特点
茶树八分宽翅蜡蝉的成虫和若虫均以嫩枝、芽、叶为食,吸食植物汁液。在当年的产卵枝中,影响枝的生长,严重的会导致枝条死亡,削弱树势。
防治方法
1. 结合管理,冬春季特别注意修剪,剪去有卵块的枝条集中处理,减少虫源。
2. 结合其他害虫的防治,在危害期控制该虫。可以使用茶树上常用的拟除虫菊酯、有机磷及其复配剂喷洒,常用浓度都有较好的效果。
3. 由于虫体特别是若虫被蜡粉覆盖,如果在使用的药液中能掺入含油量为0.3%-0.4%的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防治效果可明显提高。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茶树八分宽翅蜡蝉的为害,保障茶叶和其他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香女人:探寻茶文化中的独特魅力与生活态度
2025-06-14 07:08:28大佛龙井茶树种揭秘与中国茶树分布探秘
2025-06-08 13:02:35让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茶是生活必需品吗
2025-04-28 11:02:52彩云间茶叶:传承千年茶文化,打造品质生活新体验
2025-07-07 00:16:29潮州茶客的生活之路,让你拥有高品质生活体验
2025-05-18 23: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