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白毒蛾形态特征、习性与防治策略

茶树白毒蛾形态特征、习性与防治策略

作者:春喦绿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5-04 19:51:10 / 阅读数量:0

茶树白毒蛾,一种对茶树、油茶、榛子、橡树等植物造成严重损害的害虫,其幼虫以树叶为食,导致茶园损失惨重。本文将详细介绍茶树白毒蛾的形态、习性、防治方法,以期为茶园管理者提供有效的防治策略。

一、形态特征

茶树白毒蛾的成虫体长12-15mm,翅长44mm,雄蛾比雌蛾小,身体和翅膀都是白色的,翅膀呈绿色,有光泽,中间腔顶部有一个黑点。触角呈羽状,前足和中足的胫腓骨关节和跗关节上有黑点。卵直径1毫米,高0.5毫米,扁鼓形,浅绿色。幼虫体长30mm,体色和毛瘤差异很大,常见的有两种:一种头红褐色,体棕褐色,近背线黑褐色,每节上有8个瘤样突起,瘤上有黑色、棕色、白色短毛或白色长毛簇集,胸、尾毛较长,前后延伸;腹部紫色至紫棕色。另一种是棕色,每个结节状突起上只有棕色短毛丛生,没有长毛。蛹长约12-15毫米,圆锥形,略短,鲜绿色。背部有2条白色纵线,尾部有l对黑色倒刺。

二、习性特点

茶树白毒蛾在福建、湖南一年4代,贵州3代,江苏宜兴6代。幼虫在茶树的中部或下部叶片中越冬。翌年3月初气温升至8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6月危害严重。成虫白天一动不动地躺在茶树丛中,晚上活动。羽化后,晚一两天开始交尾,飞行能力不强。十余枚卵集群或散生在叶背,刚孵化的幼虫聚集在叶背的口部吃叶肉,离开上表皮,出现半透明的斑点。第二龄后分散,把叶子吃成缺雕,老化后倒挂在叶子上化蛹。茶园杂草多,管理粗放;平地茶园比山地茶园苦。天敌包括寄生蜂、蜘蛛和鸟类。

三、防治方法

针对茶树白毒蛾的防治,以下方法可供茶园管理者参考:

茶树白毒蛾形态特征、习性与防治策略

1. 加强茶园管理,冬季清园。注意在生长期去除虫卵,修剪茶树的地下枝、蛀枝、病虫害枝,要求距地面27—33厘米以下的枝叶全部剪净,对改善茶树的通风透光条件,杀死部分茶毛虫越冬卵有效。

2. 化学防治。在幼虫三龄前喷洒80%敌百虫或50%杀螟硫磷EC、50%马拉硫磷EC 1000倍或10%氯菊酯EC 5000倍。每667m2使用2.5%天王星EC 20-25ml,低量喷雾,防效极佳。

3. 物理防治。在地面撒2%巴丹粉或2.5%敌百虫粉,摇树杀死幼虫。

4. 生物防治。提倡使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每平方公里使用700-750108个多角体病毒,相当于40只死虫、40公斤水的含量,在越冬幼虫2-3龄高峰期喷洒茶树,现代幼虫死亡率为80%。

茶树白毒蛾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虫卵,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保障茶园的产量和品质。

相关阅读

绿茶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解析一、茶园生态间作为了改善茶园的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茶园周围坡角适宜种植银杏、柿树等树种。需要注意的是,巨桉树因可能携带病虫害而被禁止种植。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15棵左右,不超过20棵,以…
在探索中国丰富的茶文化时,大佛龙井茶因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备受瞩目。对于大佛龙井的树种,许多茶友却知之甚少。本文将深入探讨大佛龙井的树种知识,并简要介绍中国其他著名茶树的分布和特点。一、大佛龙井的树种解析大佛龙井,作为绿茶中的佼佼…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安吉白茶茶园病虫害特征,以及茶园病害种类与防治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白茶的病虫害有哪些1.茶叶赤星病…
茶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符号,是无数茶农辛勤劳作的结果。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制约茶叶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茶叶的健康生长,科学有效地防治茶园害虫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详细介绍预防茶叶病虫害的方法,以期帮助茶农守护茶园,提升茶…
茶树是一种具有光合作用的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机制与影响因素对于茶叶的生长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茶树光合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一、光合作用机制茶树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进行的。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茶树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